DB5304∕T 087-2024 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规程(玉溪市)
ID: |
CAF97237FEC941E38B4C527559B8DEFA |
文件大小(MB): |
0.54 |
页数: |
13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9/3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ICSICS,65.020.99 65.020.99,CCS CCS CCS,B5/19 5304,玉溪市地方标准,DB 5304/T 087—2024,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规程,2024 - 07 - 28发布,2024 - 09 - 27实施,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5304/T 087—2024,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玉溪市植保植检站提出,本文件由玉溪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玉溪市植保植检站,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田珍、刘建辉、王树明、沈祥宏、马丽华、赵艳梅、郭丽、韩美玲、资加文、冯凡、王坤红、鲁慧、许慧仙、宁锦程、史艳芬、李菊、赵凡、李竑阳、王众举、赵嘉德、合梅、吴文祥、王宏伟、张启国、张立松、施学文、易丽华,本文件附录A、B、C为资料性附录,DB 5304/T 087—2024,1,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规程 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规程 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规程 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规程 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草地贪夜蛾的术语与定义、防治原则、防治策略、防治指标、防治措施、防治效果评价和防控档案及记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玉溪市境内寄主为玉米草地贪夜蛾的防控,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8321.10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十),GB/T 24689.2 植物保护机械 杀虫灯,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J.E.Smith),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Smith)昆虫纲(Insecta)鳞翅目(Lepidoptera)夜蛾总科(Noctuidae)杂夜蛾亚科(Amphipyrinae)夜盗蛾属(Burglary moth)灰翅夜蛾亚属 (Herrich-Schaeffer)草地贪夜蛾种(Spodoptera frugiperda)的成虫活体。见附录A,3.2,寄主,草地贪夜蛾寄主植物广泛,据报道可为害玉米、苜蓿、大麦、荞麦、棉花、燕麦、粟、水稻、花生、小麦等80余种植物。在玉溪市目前只有玉米、甘蔗、小麦有为害,3.3,百株虫量,调查或折算100株植株上的幼虫数量,3.4,成虫量,DB 5304/T 087—2024,2,草地贪夜蛾性信息素每天每盆(或粘板)的诱蛾量,3.5,杀虫灯,由诱虫光源、杀虫部件、集虫部件、保护部件和支撑部件等构成。能产生多种根据害虫成虫趋光性设置的特定频率光波,引诱害虫靠近杀虫灯,通过电击、风吸等方式杀死或击昏害虫,达到防治害虫的设备,3.6,诱捕器,指特制的诱捕草地贪夜蛾的一类容器,放入草地贪夜蛾雌性信息素或引诱食物后,可引诱草地贪夜雄蛾成虫进入杀灭。诱捕器包括Mcphail诱捕器、Steiner诱捕器及其他诱捕器等,3.7,性诱剂,指用于引诱草地贪夜蛾雄蛾的人工合成化学类似物质的雌性信息素,包括毛细管和橡胶头两种类型的诱芯,3.8,被害株率 被害株率 指被害株数占调查总的比率。 指被害株数占调查总的比率。 指被害株数占调查总的比率。 指被害株数占调查总的比率。 指被害株数占调查总的比率。 指被害株数占调查总的比率。 指被害株数占调查总的比率,4 防控原则,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控成灭幼、治早治小”的原则。以监测为基础,根据草地贪夜蛾发生规律,因地制宜,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因地制宜实行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各项措施协调运用,优化草地贪夜蛾治理措施,减少农药使用量,确保玉米丰产、稳产,5 防控策略,a) 采取“两阻一喷、控源断途”的技术策略,即灯诱+性诱联合阻击成虫,药剂喷雾控制幼虫;,b) 控制越冬虫源,切断传播途径:轮作或休耕切断害虫食物来源,严控越冬虫源;,c) 因地制宜的安装杀虫灯、性诱捕器诱杀阻断成虫迁移和繁殖为害,6 防治指标,DB 5304/T 087—2024,3,a) 苗期至小喇叭口期,草地贪夜蛾的危害株率≥10%;,b) 小喇叭口期至心叶末期(抽雄前),危害株率≥20%;,c) 抽丝期玉米危害株率≥10%;或百株玉米10头幼虫,7 防治措施,71农业防治,7.1.1健身(健康)栽培,选择抗(耐)虫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施足有机肥或轮作绿肥等措施改善土壤肥力水平。控制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玉米抗虫能力,7.1.2 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在越冬虫源区,与非玉米作物轮作或冬季休耕,切断越冬虫源食物来源,7.1.3调整作物播期,在常年种植玉米的区域,调整作物播种期使作物易受草地贪夜蛾危害的敏感期与其主要发生期错开以减轻为害,7.1.4翻耕灭蛹,在冬季或早春结合深翻整地,灭杀部分越冬蛹,降低虫口基数,7.2 理化诱控,7.2.1 灯光诱杀,a) 在元江、新平等越冬虫源地,在开展性诱剂诱杀的基础上,在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的迁入危害区域,沿迁飞路径统一安装布置杀虫灯诱杀阻击带,b) 杀虫灯选择和使用参照GB/T 24689.2规定执行,7.2.2性诱剂诱杀,在成虫羽化初期,每667m2挂放一个草地贪夜蛾性诱剂诱捕器,诱杀草地贪夜蛾雄成虫,诱捕器悬挂高度高于作物上方30 cm处,每30 d(……
……